一、旧核
B站上有好多的核类视频,有梦核、池核、还有看到场景后让人发呆很长时间的旧核。旧核的视频内容是2000年左右的事物,大到巷子,小到生活中的小物品。他们散发着当年的“古典”设计,但单单看着它,就会让自己安静许多。
这些旧核视频会精准无误的击中那些90后到00后的人们,他们出生在古与今的分界线上,他们的童年也埋葬在视频中的事物里。
二、余忆童稚时
我的童年里有三条路,一条放学回家的路,一条上街的路,一条是去冒险的路。
要说放学回家的路的话,首先要从学校说起。我的小学初中生活的一塌糊涂,属于老师时不时的叫家长的类型。每当星期五放学我就非常的开心,一来不用上课,二来回家可以搭建我的弹珠世界。回家的路上有很多的阶梯,作为男孩子,那是肯定要爬上爬下的。那个时候的我想象自己是一辆火车,想象自己穿越在山谷之中。那个时候没把自己的牙磕掉真的算自己命大……
再说上街的路,那是初中的时候了,星期六的下午我“写完”作业,我的母亲就会骑着电瓶车带着我去周围的乡村里面逛逛,然后去我们所说的南湖公园去吃点好吃的。那个时候坐在电瓶车上,想象着自己坐在火车上,看着周围的乡野的景色。买完食物后回到家,想象着自己到达了终点站。
最后说说冒险的路,还是初中的时候。如果大人们打着麻将,那我会找我的那些朋友们在一起玩。我们带着“装备”,去巡视着我们的领地,之后拿着大人的手机玩着游戏,最后在大人的一声声吆喝后十分不情愿的走回自己的家。
现在,那条上学的阶梯变成了高不可攀的墙面悬崖,南湖的小贩们不知道去到了哪里,我们的“领地”早已变成了一座座高高的长方形“墓碑”。
三、英特网
小学的自己,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着玩4399小游戏。自己真正的接触到互联网的时候还是初中拿到了步步高学习机的时候。那时的作业帮有着类似于贴吧的功能,那时的我就逐渐的沉浸在互联网的世界中。
在网络的世界中,由于一次网络的撕逼,我认识了一个叫做竹子的朋友。起初的时候我和他聊着游戏,后来逐渐的谈论到了自己的爱好,未来等等方面。当时的我很羡慕他,一直把他当做“真正优秀的我”。以至于那个时候他在看《人间词话》,于是我好奇的也买了一本。记得当时有一句话是王国维说的人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来半个学期的学校的演讲上,班里的范文上都有这样的句子……听着耳朵起茧。至于那本《人间词话》,善于放弃的我肯定是没有看完的了。
那时的自己不刷抖音,但是一直看着B站的视频,一直不断的被动接受着视频的内容。有着B站和竹子点陪伴,陪我度过了那黑暗的高中时光。
四、白鹭归庭
小学、初中、高中的自己,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因素,自己如同冰一样冷,直到我上了大学。在扬工院的三年是我有史以来最快乐与幸福的三年。在这里有着好的伙伴,好的老师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只可惜三年的时光是短暂的,终究还是要分开的。
请,好好的看着我
那段舞蹈原本为心爱却不可得的人献上自己的最后心意,不知为何在我这里就变成了回忆起那段时间所配的音乐……大学是自己的第二童年,我理解了“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一句话。对于思念那段时光的后劲直到23年我结交到了新的朋友后才缓解……
从扬工院毕业后,心里的那块冰终于开始了融化。那块“冰”开始慢慢的了解了所谓的亲密关系。
我觉得分别不是一个时空下两人分开后到了两个地方,而是两个不同的时空,没有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很难再次面对面相遇。终究是变成了电子幽灵穿梭在芯片搭建的城市中。
如今这里荒草众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五、祝你好运,73!
那里确实很安心,但是不想再回去了
节奏越来越快了啊……
我是缸中之脑吗?
你是真人吗?
我是清醒着还是在梦中?
那……就好好的扮演梦中的自己吧……让自己做一个美梦……
让自己花费现在的时间沉浸在过去的那段时光,终究会越来越讨厌现在的生活。